過秦論注釋及解析 過秦論全文注釋及解析
2020-05-29 天奇生活 【 字體:大 中 小 】
《過秦論》注釋
(1)秦孝公:秦國的國君,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他支持變 法,使秦國開始走上了國富兵強的道路。
(2)崤函:崤山和函谷關(guān)。崤山在今河南洛寧北,函谷關(guān)的東邊;函 谷關(guān)在今河南靈寶,東至崤山,西至潼津。
(3)雍(yōng)州:古九州之一,其地域約相當于今陜西中部和北部、 甘肅全部和青海部分地區(qū)。
(4)窺:窺視,偷看。這里是伺機奪取的意思。
(5)周室:指衰弱的東周王朝。
(6)席卷、包舉、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席卷,像卷席子那樣全部 卷了去;包舉,像用布包東西那樣整個地裹了去;囊括,像用袋子裝東 西那樣搜括干凈。
(7)宇內(nèi)、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八荒,即八方。古人把東 南西北稱作四方,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稱作四隅,合稱八方。此泛 指荒遠的地方。
(8)商君:即商鞅,姓公孫,原是衛(wèi)國的庶公子,稱衛(wèi)鞅,好刑名之 學。入秦后佐秦孝公主持變法,以功封于商(今陜西商縣),號曰商君。
(9)務:從事,致力于。
(10)連衡:即連橫。古人以東西為橫,以南北為縱。地處西方的秦 和處于東方的齊、楚等國聯(lián)合起來以攻打別國,叫連橫;東方各國北自 燕,南至楚聯(lián)合起來抗秦,叫合縱。
(11)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12)拱手:兩手合抱,喻很輕松的樣子。
(13)而:連詞,表修飾。
(14)西河之外:指魏國在黃河以西的地區(qū)。秦孝公二十二年(前 340),秦國派商鞅討伐魏國,大破魏軍,魏國割河西之地給秦國。
(15)沒:通“歿”,死。
(16)惠文、武、昭襄:《文選》作“惠文、武、昭”,《史記》作“惠王、武 王”。此處從《漢書》?;菸耐跏切⒐膬鹤?,武王是惠文王的兒子,昭 襄王是武王的異母弟。
(17)蒙:繼承,蒙受。
(18)故業(yè):指先人的基業(yè)。
(19)因:動詞,沿襲。
(20)漢中:今陜西南部一帶,本屬楚地。
(21)舉:攻取。
(22)巴、蜀:皆古國名。巴,在今四川東部;蜀,在今四川西部。
(23)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秦武王四年,秦攻取韓國的宜 陽;昭襄王二十年,魏國獻出河東故都安邑;即所謂“膏腴之地”和“要 害之郡”。膏腴,肥沃。要害之郡,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 地區(qū)。
(24)會盟:特指諸侯集會結(jié)盟。
(25)弱:使動用法,使……弱。
(26)愛:吝惜。
(27)致:招納。
(28)合從:即“合縱”。從,通“縱”。
(29)相與:互相結(jié)交。
(30)孟嘗:孟嘗君,姓田名文,齊國的貴族。
(31)平原:平原君,姓趙名勝,趙惠文王之弟。
(32)春申:春申君,姓黃名歇,楚國貴族。
(33)信陵:信陵君,姓魏名無忌,魏昭王少子。以上四人是戰(zhàn)國時著 名的四公子,以招賢納士著稱,當時僅次于國君的當政者。
(34)者:表停頓的語氣助詞。
(35)約從離衡:即山東各國相約“合縱”,以離散秦“連橫”之策。離, 使動用法,使離散。
(36)兼:聚集。
(37)于是:在這時。
(38)寧越:趙人。
(39)徐尚:宋人。
(40)蘇秦:東周洛陽人,是當時“合縱長”。
(41)杜赫:周人。
(42)之屬:這一類人。
(43)齊明:東周臣。
(44)周最:東周君的兒子。
(45)陳軫(zhěn)、召(shào)滑:都是楚人。
(46)樓緩:魏相。
(47)翟(zhái)景:魏人。
(48)蘇厲:蘇秦的弟弟。
(49)樂毅:燕將。
(50)之徒:這一類人。
(51)通:溝通。
(52)吳起:魏將,后入楚。
(53)孫臏:齊將。
(54)帶佗:楚將。
(55)倪良、王廖:都是當時的兵家。
(56)田忌:齊將。
(57)廉頗、趙奢:都是趙將。
(58)之倫:這一類人。以上所列數(shù)人,包括了政治、軍事、外交等各 方面的人才,有些人事跡已不詳。
(59)制:管理,統(tǒng)率。
(60)叩關(guān):攻打函谷關(guān)。叩,攻擊。
(61)延:迎接,指迎戰(zhàn)。
(62)九國:指上文列舉的韓、魏、燕、趙、楚、齊、宋、衛(wèi)、中山。
(63)逡(qūn)巡:遲疑徘徊,欲行又止。
(64)亡:與下文的“遺”二字同義,即失去。
(65)矢:箭。
(66)鏃(zú):箭頭。
(67)費:耗費。
(68)困:困厄不堪。
(69)于是:順接連詞。
(70)制其弊:因其弊而制之。弊,通“敝”,困乏,疲憊。
(71)亡:動詞作名詞,指逃亡的諸侯軍隊。
(72)北:敗走的軍隊。
(73)伏:倒伏。
(74)漂:漂浮。
(75)櫓:盾牌。
(76)因:介詞。
(77)乘:同“趁”。
(78)利、便:同義,有利形勢。
(79)請:請求。
(80)服:臣服,投降。
(81)入朝:指向秦稱臣。
(82)孝文王:昭襄王的兒子,在位只有三天就死了。
(83)莊襄王:孝文王的兒子,在位三年。
(84)享國:即“在位”。享,享有,占有。
(85)淺:短。
(86)事:戰(zhàn)事。秦漢時“事”多指戰(zhàn)事。
(87)及至:同義復用,到。
(88)始皇:指秦始皇嬴政,莊襄王之子,在位三十七年(前246—前 210),前221年統(tǒng)一天下,自稱始皇帝,病死于巡幸途中。
(89)奮:發(fā)揚。
(90)六世:指秦孝公以下六王,即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 王、莊襄王。
(91)烈:功業(yè)。
(92)振:舉起。
(93)策:馬鞭子。
(94)御:駕馭,統(tǒng)治。
(95)二周:東周末年赧(nǎn)王時,東、西周分治,西周都王城,東周 都鞏。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滅西周,莊襄王元年滅東周。
(96)履至尊:登帝位。履,登上。至尊,天子之位。
(97)六合:天、地和四方。
(98)敲撲:刑具,短的叫“敲”,長的叫“撲”。
(99)鞭笞(chī):抽打。
(100)振:通“震”。
(101)百越:古代越族散居在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一帶,因其部落 繁多,故稱百越,也叫百粵。
(102)以為:以之為,把……設(shè)為。
(103)桂林、象郡:桂林郡地處今廣西北部及東部地區(qū),象郡地處今廣 西南部地區(qū),兩郡均為秦始皇新置。
(104)君:首領(lǐng)。
(105)俯首:低頭聽命。
(106)系頸:以繩系頸,表示投降。
(107)委:托付。
(108)乃:就,于是。
(109)蒙恬:秦名將。秦統(tǒng)一六國后,蒙恬率兵三十萬擊退匈奴,并主 持修筑長城。后為秦二世所逼,自殺。
(110)藩籬:籬笆,這里引申為邊疆。
(111)卻:使動用法,使……退卻。
(112)胡人:匈奴人。
(113)士:指滅亡了的六國統(tǒng)治者。
(114)彎: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彎。
(115)怨:仇恨。
(116)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博士淳于 越反對郡縣制,實行分封制,丞相李斯竭力駁斥。秦始皇遂下令焚燒 《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和《詩》、《書》。次年又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 儒生坑死在咸陽。史稱“焚書坑儒”。先王,前代帝王。道,思想學說。 言,言論,這里指著作。
(117)以:表目的連詞。
(118)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愚。
(119)黔(qián)首:秦代對老百姓的賤稱。黔,黑色。
(120)隳(huī):毀壞。
(121)兵:武器。
(122)銷鋒鏑(dí):熔化兵器。鋒,刀鋒,借指兵器。鏑,箭頭。
(123)金人:銅人。金,指銅。據(jù)《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二十六年, “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鑄以為鐘鐻(jù:鐘鼓的架子),金人十二,重各 千石(二十四萬斤)?!?/p>
(124)弱: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削弱。
(125)然后:此后,表承接。
(126)踐:登,引申為依仗。
(127)華:華山,在陜西華陰南,五岳之一。
(128)城:城墻。
(129)因:憑借。
(130)河:黃河。
(131)池:護城河。
(132)億:十萬,這里極言其高。
(133)不測:不可估量,極言其深。測,測量,估計。
(134)淵:此處指黃河。
(135)以:連詞,同“而”。
(136)勁弩(nǔ):強勁有力的弓。
(137)信臣:忠臣。
(138)陳:置,活譯為“攜”。
(139)兵:武器。
(140)誰何:關(guān)塞上的衛(wèi)兵盤問來往行人。何,通“呵”(hē),大聲 呵斥。
(141)關(guān)中:秦的腹地,在今陜西。
(142)固:形容詞作名詞,險固的地方。
(143)金城:指堅固的城墻。金,比喻堅固。
(144)帝王:名詞作動詞,當?shù)弁酢?/p>
(145)殊俗:風俗異于漢族的地區(qū),指邊遠地方。
(146)然:同“而”,轉(zhuǎn)折連詞。
(147)陳涉:秦末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
(148)甕牖(yǒu)繩樞:形容家里貧窮。甕、繩,皆為名詞作狀語,用破 甕、用草繩。牖、樞,皆為名詞作動詞,做窗戶、系門樞。牖,窗;樞,門 上的軸。
(149)子:子弟。
(150)氓(méng)隸:對勞動人民的賤稱。氓,種田人。隸,低賤的人。
(151)遷徙(xǐ)之徒:被謫罰去邊地戍守的士卒。
(152)中人:普通人。
(153)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154)墨翟(dí):墨子名翟。
(155)賢:品德與才干,形容詞作名詞。
(156)陶朱: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棄官出走,在陶(今山東定陶 西北)經(jīng)商,成了富豪,自稱陶朱公,后世以“陶朱”代稱富人。
(157)猗(yī)頓:春秋時魯人,他向范蠡學習經(jīng)商本領(lǐng),后來在猗氏 (今山西臨猗)當畜牧主而發(fā)財。
(158)躡(niè)足:用腳踏地。這里有“投身于……”的意思。
(159)行(háng)伍:都是軍隊下層組織的名稱,代指軍隊。
(160)倔起:同“崛起”,突然興起。
(161)阡陌(qiān mò):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這里代指 田野。
(162)疲弊:疲憊,困倦。
(163)斬:這里指砍。
(164)為:當作。
(165)揭:舉。
(166)旗:古代軍中用旗傳號令。
(167)云、響:名詞作狀語,用作比喻。響,像回聲一樣。
(168)應:應和。
(169)贏:擔負。
(170)景:同“影”,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171)山東:指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山,指崤山。
(172)遂:于是。
(173)并:一齊。
(174)亡:消滅,這里指推翻。
(175)秦族:秦的宗族,代指秦王朝。
(176)且夫:復合提起連詞,重提一事時用,相當于“至于那”、“說到 那”。
(177)自若:和本來一樣。
(178)尊:高。
(179)于:比,介詞,表比較。
(180)鋤:古農(nóng)具。
(181)耰(yōu):古農(nóng)具,形似榔頭,平整土地用。
(182)棘矜(qín):棘木做的矛柄。
(183)铦(xiān):鋒利。
(184)于:介詞,比。
(185)鉤:短兵器,似劍而曲。
(186)戟:以戈和矛合為一體的長柄兵器。
(187)長鎩(shā):長矛。
(188)謫戍:被征發(fā)戍守邊遠地區(qū)。
(189)抗:通“亢”,高,引申為強大。
(190)行:義與“用”同。
(191)道:此指韜略。
(192)向時:先前。
(193)然而:表承上啟下的轉(zhuǎn)折詞,“然”承上,“而”啟下,相當于“雖然 這樣,但……”。
(194)試使:假使,假設(shè)連詞,與“則”搭配,相當于“如果……就……”。
(195)度(duó):比量。
(196)絜(xié):度量物體的粗細。
(197)同年而語:猶“同日而語”,即相提并論。
(198)然:轉(zhuǎn)折連詞,但是。
(199)以:介詞,憑借。
(200)區(qū)區(qū):小。
(201)致:造成,獲得。
(202)萬乘(shèng):代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車萬乘;諸侯地 方百里,兵車千乘。后世即稱天子為“萬乘”。
(203)序:名詞作動詞,安排次序,活譯為“統(tǒng)制”。
(204)八州:九州中除雍州以外的八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 州、荊州、揚州、梁州。古時天下分為九州,秦居雍州,六國分別居于其 他八州。
(205)朝:大臣見天子,這里作使動詞,使……朝拜稱臣。
(206)同列:指六國諸侯。
(207)有:通“又”。
(208)一夫:一人,指陳涉。
(209)作難(nàn):發(fā)難,發(fā)動起義。
(210)七廟:帝王宗廟,古代天子設(shè)七廟供奉七代祖先。這里代指 國家。
(211)身死人手:指秦王子嬰被項羽所殺。身,反身代詞,自己。
(212)為:被。
(213)攻:指秦始皇及其前代君王用強兵攻打他國。
(214)守:指秦二世胡亥及秦王子嬰兵力疲弱困守關(guān)中。
《過秦論》解析
《過秦論》共有三篇。其中寫得最好、影響最大的是第一篇。它最早附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篇末,列為第二篇;后來褚少孫補《史記》,又把它單獨附在《陳涉世家》的篇末?!稘h書》《文選》也都選錄了這一篇。今傳賈誼所撰專著《新書》,當由后人搜輯而成,對此文則明確標出它是三篇中的“上篇”。在《史》《漢》《新書》《文選》四部書中,本篇凡五見,文章字句頗有出入。
從明、清到當代,幾乎所有的古文選本都選了這篇《過秦論》(上),因此前人對它的評語也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辭類纂》中評它為“雄駿宏肆”,近人吳闿生在《古文范》的夾批中評它“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歸納大多數(shù)評論者的意見,主要說這篇文章氣勢充沛,一氣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氣“盛”的文章。因此吳闿生的意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從語言的角度看,所謂氣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qū)ε季?,本篇固不例?如第2段中從“于是六國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領(lǐng)起,貫穿下面三句,羅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業(yè)”以下四句,每兩句一對仗,就是對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對偶的句式,如開頭說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這還只是從表面現(xiàn)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qū)ε季涞奈恼虏⒉簧?,卻不一定篇篇氣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比比皆是,然而讀起來并不感到氣很盛??梢娪门疟染浜蛯ε季渲皇鞘刮恼職馐⒃黾拥囊蛩刂?,是屬于外在的藝術(shù)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guān)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guān)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過秦論注釋及解析 過秦論全文注釋及解析
過秦論語音朗讀 過秦論的語音朗讀
阿房宮賦與過秦論比較 阿房宮賦與過秦論的比較
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硫的化學方程式 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硫的化學方程式是什么
要春日晚風吹過 期期漫漫什么意思 要春日晚風吹過 期期漫漫啥意思
過秦論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過秦論原文翻譯及注釋